时间:2025-04-02 14:38
一、职工因工致残如何调岗
职工因工致残调岗需遵循法定程序与原则。首先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若因伤残导致原岗位无法胜任,用人单位可与职工协商调岗。
调岗应具有合理性,比如新岗位与原岗位在劳动强度、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等方面大体相当,且不具有侮辱性或惩罚性。用人单位需有充分证据证明调岗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调岗。
协商调岗时,双方应签订书面协议,明确新岗位的职责、工作地点、薪资等内容。若职工不同意调岗,可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解决,由仲裁机构或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定调岗是否合法。总之,因工致残调岗需依法依规进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二、职工因工致残调岗产生纠纷法律如何解决
职工因工致残调岗产生纠纷,可按以下法律途径解决:
协商:这是最便捷的方式,用人单位和职工可自行就调岗事宜沟通,达成一致解决方案。
调解:双方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可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等申请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双方应履行。
仲裁:调解不成或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职工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仲裁委提出书面申请。
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职工因工致残调岗遭拒法律上如何处理
职工因工致残后,用人单位基于其劳动能力变化合理调岗,职工拒绝可能有不同处理方式。
依据《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若单位调岗合理合法,如考虑职工残疾情况调整到与其身体状况、技能相适应岗位,工资待遇等无明显降低,职工无正当理由拒绝,单位可书面催告,要求其限期到新岗位。若职工仍不服从,单位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但如果调岗不合理,如大幅降低工资、调整岗位与职工残疾情况不匹配等,职工有权拒绝。此时职工可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恢复原岗位或获得合理补偿。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上一篇:工作十年以上被辞退补偿标准是多少
下一篇:老板让我赔他精神损失费该咋办
注册/登录获取更多内容
专业
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
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
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